10月27日,在浙江工商大学MBA《管理沟通》课程本学期的最后一堂课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双师同堂”教学活动如期举行。课程主讲教师冯炜特邀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管理合伙人、杭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李道演律师走进课堂,围绕“律师工作与沟通能力”这一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融合专业深度与实践广度的思想盛宴。
本次课程突破传统教学边界,将真实职场场景引入课堂,实现了理论讲授与行业实战的有机融合,充分体现了MBA教育“知行合一、产教融合”的培养理念。

沟通是“道” 更是“术”
律师职业中的沟通艺术
课程伊始,李道演律师从律师职业的本质切入,指出:“律者,定分止争也。”律师的核心使命并非在法庭上争输赢,而是通过专业能力与有效沟通,化解矛盾、平息纷争、重建信任。他强调:“法律的道理不会自己行走于世,它必须由律师通过卓越的沟通,注入法官的心证、客户的信任和对手的尊重之中。”
在李律师看来,沟通不仅是软技能,更是律师职业的硬核能力,是专业知识得以施展的战略舞台。一名仅依赖法律条文的律师,是“匠人”;而一位精通沟通、善于影响的律师,则是组织中的“战略家”与“领导者”。
随后,李律师结合自身多年执业经历,系统梳理了律师在接案、立案、庭前准备、庭审及后续服务等各环节中沟通的关键作用,并通过多个真实案例,深入剖析了如何与客户及其家属建立信任、如何在团队内部高效协作、如何在谈判与庭审中精准表达与影响决策。
从理论到实践
一场打破认知边界的课堂对话
讲座过程中,李律师特别聚焦“客户沟通”这一高频场景,分享了诸多实用技巧,包括非语言沟通、倾听与共情、风险披露与信息反馈、逻辑构建与说服力等等,这些内容不仅还原了律师工作的现实图景,也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无论身处何种行业,沟通都是推动工作、建立关系、实现价值的核心能力。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就“如何应对情绪激动的客户”、“跨部门沟通中的阻力”、“危机情境下的沟通策略”等问题展开交流。李律师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碰撞不断。
课后感悟
沟通是管理的核心,更是领导力的基石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25MBA全日制2班王美荃同学感慨:“这场讲座如同一座桥梁,打破了我对专业技能与沟通能力‘两条平行线’的认知。我意识到,沟通本身就是一种硬技能,是现代管理工作的核心引擎。”
25MBA全日制1班谢心怡同学则表示:“李律师的分享让我重新认识了律师的职业价值——不是争对错,而是促和解。这让我更加坚信,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无论在销售、管理还是创业中,都至关重要。”
结语
双师协同,赋能未来管理者
此次“双师同堂”教学模式的成功实践,是浙江工商大学MBA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课堂教学创新的生动体现。通过引入行业专家的真实经验,让抽象的管理理论落地为可感知、可操作的实践智慧,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战能力。
双师同堂是浙商大MBA项目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构建新形势下产教融合、协同育才的特色教学新模式。通过打造“企业高管+任课教师”同堂授课的实践教学模式,将浙商企业的丰富经验和本土优势作为典型案例融入日常教学中,把生动鲜活的创业实录、企业经营成功方案、企业管理智慧等内容与管理理论知识相结合,双管齐下培养懂专业会思考能实战的商业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