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智慧供应链管理》课程迎来最后一堂课,李修琳老师特别邀请了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教授、高级工程师、杭州市钱塘区政协委员丛飞老师,以娃哈哈集团为例,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数字化转型实践的深度分享。

回顾发展历程:四个阶段见证产业升级

娃哈哈集团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关键阶段,展现了其从传统制造向现代化企业转型的脉络:
手工作坊:起步阶段,主要依靠手工操作。
自动化:随着技术进步,逐步引入自动化设备,提升生产效率。
自动化+信息化:九十年代国企改革背景下,娃哈哈实现了电算化管理,开启了信息化征程。
数字化+绿色:近年来,娃哈哈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娃哈哈抓住机遇,通过合资经营和联销经营模式迅速发展壮大。从手工账务到电算化的转变,不仅提升了管理水平,也为后续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剖析未来工厂:多维度解码转型路径

丛飞教授结合一线经验,深入剖析了娃哈哈未来工厂项目的背景、需求及架构,并提炼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四大核心维度:
资源管控:涵盖自动化与能源管理、材料控制,旨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系统融合:纵向推进IT与OT(信息技术与运营技术)的融合,打破数据流通壁垒。
流程贯通:横向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融合,串联生产各环节,确保无缝对接。
组织适配:强调通过组织变革支持数字化转型,确保战略落地。
娃哈哈未来工厂以数据流为核心,串联“信息孤岛”,构建从设备互联、数据采集到生产控制、制造执行的全流程体系,致力于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增效及精准决策。通过信息平台搭建、SCADA系统建设等关键节点的有序推进,为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智能制造执行:多层面夯实转型底座

在智能制造执行系统的建设中,娃哈哈采取了多层次的策略,确保数字化转型的顺利推进:
设备层: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确保数据实时传输。
边缘物联层:完成工艺参数下发、数据采集与状态监控,集成IT与OT数据。
应用层:落地MES(制造执行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应用,提升生产管理效率。
系统层:打通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等现有系统,确保信息流畅。
同时,娃哈哈积极推进品质在线精细分析、视频监控集团化布局以及能源管理的绿色化升级,全方位夯实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智能制造执行:多层面夯实转型底座

通过娃哈哈的案例,丛飞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传统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完整逻辑——从历史沿革中沉淀经验,在未来工厂建设中探索路径,以智能制造执行系统筑牢根基。
娃哈哈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自身发展的坚实步伐,更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样本。其成功经验为更多企业突破转型瓶颈、探索高效智能发展之路提供了思路与借鉴,助力制造业整体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

感谢李修琳老师的精心安排和丛飞教授的精彩分享,也感谢所有参与课程的同学。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交流机会,共同推动行业发展,迎接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供稿/ 24MBA全日制2班 王雨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