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崇尚读书,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之说,这也是我一直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所以我用这句话作为分享的主题。回想了一下这两年的备考经历,当我收到拟录取通知的那一刻,真的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也很庆幸自己能积极选择,笃定前行最后顺利圆了自己入读MBA的梦。
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使命。带着使命感去工作,带着虔诚的心去生活,命运自会回报你精彩的一切。我是一位来自杭州临安的山城姑娘,把山里女孩的坚韧,还有敢拼敢闯的性格,与这份使命感交相融合,在人生的舞台上,迸发出一道光,照亮了自己,亦引领着他人。
大学毕业后,落地在了美丽的杭州,成为了一名小语种老师,教书育人的那段时光,熏陶了身上那份知性的气息,安稳的岁月,从未磨平我身上的劲头和棱角。我要用更大的能量,去影响、成就更多的人。
2011年我成功求职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梦想有了新的支点。我放弃了相对比较安稳的老师职业,再一次乘风破浪,扬帆启航。经过3年的奋斗与求索、辛勤与坚守,一跃成为中心销售精英,连续9年荣登榜首,获得六届管理学院“院级先进”。也从普通班主任一路晋升为招生部主任、中心副主任,从普通工作岗位转为中心核心管理岗位,岗位的需求也是我报考MBA的重要原因,因为我非常清晰的知道:开挂的人生,不是天生就有持续不断的鸡血,而是后天获得了从痛苦中给自己充电的能力。我需要不断的进行自我修炼!
01 备考小经验
我是边工作边备考,大家完全不用担心时间不充裕带来的焦虑。重中之重:参加线上线下辅导班真的很有必要,包括刷真题,可以让我们的备考有方向,有目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也是来源于自己做模拟题的经验,要按照自己平时擅长的节奏来,有舍有得。每一次的完整模拟,都可以让你更了解自己,为自己的最终大考做正确决定。模拟考试也许不能决定你的人生,但是每次模拟考试的认真对待,都让你更接近那次决定你人生的考试所要达成的目标。
另外作为一个备考生,既要埋头准备,也要抬头看天,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备考信息,比如其他考生的备考体会,虽然不一定适合自己,但可以做参考。MBA有很多备考微信群,群里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学习心得,常分享一些学习资源,老师也随时发布即时的备考信息和考试分享,有事没事时关注一下各方动态,也能得到一些有助于自己备考的情报。
最后就是所有考试万能绝招,多做笔记,错题一定要整理且必须要整理,如果没有对错题进行进一步整理和分析,很多时候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错。所以,在刷真题的过程中,我们最好要做总结错题集,分析错题的原因是因为审题大意,还是对知识点掌握不清晰等原因造成的,总结解题技巧。这里提醒一点:整理错题时要注意留白,这样就方便以后在原有笔记上进行补充,毕竟谁也说不准之后做题会不会遇到相似的内容。
最后总结一下,对于备考MBA的同学,建议练习题只做真题,足够了。
统考分管综(逻辑、数学、写作)和英语两门,这里简单说下备考的一些心得体会:
数学题目难易程度相差比较大,建议先从整体了解题型开始,反复刷真题。考试的时候由简入难,由于管综的时间相对比较紧张,做好时间分配很重要,建议战略性放弃部分难题,最后再来查漏补缺,千万不要因为某道难题打乱了整张试卷的节奏。分享下我个人的时间管理,从数学开始,花50分钟做完,再花1个小时做逻辑,最后花50分钟写作文,剩下的时间再去看看那些选择题里面,为了争取因为时间而猜的题目还有那些答案很相近可能会有坑的题目。这样的时间分配,综合我还算比较理想的拿了140几分。当然这一决定,是基于我行动前的仔细思考,而在面临选择时候,又将行动大胆执行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有效决策,我个人觉得,也得益于考辅班的模拟考。
学会分析,管理类联考的数学,仅仅会公式是不行的,一定要学会分析,管理类联考的数学往往一个题考多个知识点,所以只背公式无用,当然不会公式也是肯定不行的。
做逻辑题,建议先从认识逻辑连接词开始,要牢记公式和题型。逻辑的知识点不多,但是知识点之间的转换特别重要,所以一定要有知识网络,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好;逻辑和数学还不一样,数学可以看文字性的东西看懂,但是逻辑看文字性的东西效率不高,同类型的看懂了,接着做还可能不会;对于逻辑来说阅读量特别大,所以不是每个字都要看,一定要抓住关键的东西看。无论论证逻辑还是真假逻辑都是有方法的。当然刷真题和做模拟题依然是重中之重,逻辑题的题干字数较多,且没用的话多,刷题时能不能一下子抓住要点、关键词?这是真题刷题训练的方向。建议做题习惯:先看题目问什么,快速判断题类型(是形式逻辑还是论证逻辑?),抓题干关键信息,排除无关选项,快狠准解题。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世上无难题只要肯放弃,当然,高效拿分才是重点,千万不要在一道题目上浪费过多时间。做好时间分配很重要!
这个估计是我今年考试的高分地方了,也是得益于考前2个月的线上课程,通过不断的看题刷题,以及大量写作素材和写作框架的积累。写作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篇,论证有效性分析可以根据历年真题总结写作规律和方法,迅速找到材料中的逻辑漏洞并套入模板;论说文的话真的需要靠平时素材的大量积累了,根据材料迅速构建写作框架,将平时积累的素材填充,个人觉得多引用名人名言,引经据典很重要,感觉这是加分项。考前背了不少名人名句以及诗词,这也让我受益匪浅,当然端正清晰的书写也很重要。
英语考试难度感觉近乎六级,建议大家下载个APP背单词,每天下班以后坚持打卡。如果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把复习时间多分配给管综;如果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建议还是多抓词汇吧。考前一个月可以多背几篇作文模板,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固定写作模板,个人觉得虽然模板不一定能让我拿高分,但是一定能让我拿到平均分。这个计划,是我能掌控的,也是我需要掌控的。考试时候在模板基础上再进行个性化发挥。
最后,我想说,行成于思,选了考研这条路,那就先把短期目标行动下去。就像马拉松世界冠军山田本一提到过的一样:目标分解,如果不想因为害怕马拉松的远距离长跑坚持不下去,那就将长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一个又一个的路标作为阶段目标分解达成,先以走到最近的一个路标为前提,这就好比5500个单词太久远,那先从100个单词开始,如果觉得逻辑题型太多,那就先从认识逻辑连接词开始,但是,一定一定要去做,去坚持。业精于勤,勤也能补拙,如果我们有了选择,那就勤勤恳恳的,脚踏实地的刷题去。当你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你总会庆幸自己做行动的巨人而不是思想的矮人。
02 未来两年学习计划
在入读浙江工商大学MBA后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
增强团队管理能力:学习如何更好的领导团队、制定战略计划、掌握更多市场营销技巧等管理技能,为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了解国内外商业环境、经济政策等,提高自己的洞察能力。
培养领导力:在学习中进一步培养自己的领导力,探索如何成为优秀领导者。加强沟通技巧、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提高在团队工作中的领导影响力。
强化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实战经验和实操能力。
拓展人际网:建立广泛的人际网络帮助扩展职业人脉,获得商业机会和资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加入各类校友会等。
03 结语
MBA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只有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完善和职业进阶。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我将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挑战自我,努力成为一名工作能力卓越、全球化视野开阔的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