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篇|贺晓丹:再回母校就读MBA,入学20年最美的纪念

发布者:范雪渲发布时间:2023-06-06浏览次数:423

一、个人背景与经历

我叫贺晓丹,2003年入读浙江工商大学国贸专业,2007年入读复旦法学院。2010年研究生毕业。毕业后一直在法律行业工作。时隔20年,再次回到母校,就读2023级非全日制MBA。工作、结婚、生娃,生活中规中矩,但也有滋有味。

我2021年和2022年两年全职带娃,去年全家来到杭州定居后又重新开始工作。换了城市,重新工作,在各种的数智化和年轻化的裹挟下,有些不适应,萌生出读书的想法。但报名之后,又有些纠结。现在我们有太多的途径和方式去提升自己,是否还有必要重新回到校园?而且两年半的时间里,几乎大部分的周末都要上课,不仅压缩了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更需要家人在陪伴孩子上付出更多的精力。纠结不定,我想先考吧,反正我们山东人爱考试。考上了,才需要纠结要不要读。


二、备考经历

1.制定计划

我计划9-11月基础复习,12月份重点复习与总结,目标过线即可。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我搜集了微信、小红书、百度、B站各个APP上的MBA备考经验,然后进行总结。通过总结,一方面对MBA考试有整体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吸取他人经验,更高效地备考。


2.突击复习

计划制定后,唯一执行的就是每周末百词斩上背单词。直到去年12月份疫情放开后,我有一段时间一直待在家里,开始了突击复习。突击的策略是:只复习数学和逻辑,重点复习数学,兼顾逻辑。

逻辑: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最后看了一份真题。

数学:首先将教材的目录看了一遍,太难的部分,直接略过。集中精力学习有把握的部分,记公式+加做题+早晚各巩固一遍。数学一定要做题!做题!做题!

英语:考前一晚,看了几篇作文的范文,快速记住一些句式。但第一次考研时,我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备考英语的:

①反复地做真题,从来不做模拟题。我一直觉得没有哪一套模拟题是完全地符合真题的出题思路和风格的(个人的看法)。

②除了单词的记忆外,反复地朗诵甚至是背诵阅读理解原文和作文范文,培养语感。

③阅读一些英文原文杂志,拓宽知识面和题材。

④阅读理解,先看题目,后阅读原文。


3.笔试经验

首先,卷面整洁漂亮。考前多练习书写,可以保证在正式考试中的书写速度和书写状态。其次,考试当天,只带自己的总结笔记,在考前快速过一遍知识点。最后,控制答题时间和顺序。199管综,按照写作、数学、逻辑的顺序。英语,按照写作、翻译、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的顺序答题。


三、被录取后的感受

期待入学。必要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工作和生活的忙碌中,重视和提升自己,给自己读书、思考和抽离的时间,从新的维度去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更优秀的伙伴同行。


四、未来两年半的学习计划

1.认真修完所有的课程,并进行相应的拓展学习。

2.顺利地完成论文;

3.通过管理学的学习,提升、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认知。


五、结语

1.成绩和努力成正比

看似突击复习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这是建立在之前的努力和积累的基础之上。在第一次考研的时候,我跟考研大军里每一个努力的人一样,拼劲全力,持之以恒。很多考研的知识点,像刻在记忆深处,不管时间多久,依然记得。另外,在工作中,我时不时会去考个小试(虽然大都没考上)。考试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一种应考的状态。幸运偏向于努力的人。

2.制定适合自己的备考计划

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长跑,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短跑冲刺;有的人喜欢独自一个人前行,有人喜欢结伴前行。结合自己的目标、精力、时间、耐力、知识基础等各方面的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备考之路。


正在备考2024年MBA的小伙伴们,加油,等你加入浙江工商大学MBA大家庭。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