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0日,浙江工商大学MBA学生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同志们来到农信丰收驿站省级旗舰店金华月活动的现场,体验区域特色,学习党政知识,欣赏农信风采。
这天阴雨绵绵,寒风萧瑟,但是党员同志们的心中是火热的。晚上六点三十分,党员们陆陆续续到达活动现场。走进驿站,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诸多共产党书籍,其中有多种不同语言的版本,看到多种德语版的共产党书籍,学习德语的小伙伴表示很受触动,这也让我们由衷的感受到共产主义的伟大。在现场的另一边是来自金华各地的特色产品,尽显区域特色。
接下来的演出节目非常精彩。《木活字印刷表演》和《陶器贴花表演》以及一段极具特色的说唱表演《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让我们大开眼界。通过老艺术家们的现场演绎和主持人的生动讲解,使得在场的所有人对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匠人精神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最后是全场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对陈望道先生生平的讲解。望道先生出生在分水塘的一户中农家庭,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以及语言学家。我们都知道,望道先生翻译了中国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解员对陈望道先生的介绍,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这位对我们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的伟大人物,了解到了望道先生更多的故事细节。
望道先生有兄妹五人,他是长子。望道先生很小的时候就萌生了去欧洲求学的想法,由于当时家里经济条件并不能支持他,后来他改到去日本留学。开始父亲还是不同意的,因为要供一个留学生,相当于把家里的银元一簸箕一簸箕地往外倒。有一天他把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句抄在了墙上,并且告诉父亲只要支持他留学,他愿意放弃家产,一分钱都不继承。此举使他的父亲觉得他非常的有志气,颇受感动。随后他的父亲把家里一百四十多亩的土地卖掉了一百二十多亩,凑够了他前往日本留学四年的学费。望道先生对知识的渴求,对求学的执着不仅感动了他的父亲,也感动着无数后辈,作为在读MBA的我们,在物质条件相对丰富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勤学苦读。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在日本也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翻译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现先进思想和理论。望道先生结识了他们,并大量阅读了他们翻译的马克思主义书籍,这一切都为他日后翻译共产党宣言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望道先生受到感召,回到了祖国。在当时的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当了一名语文老师,当时他的一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了一篇名为《非孝》的文章并发表,就是这篇文章被当时的浙江教育界称作是大逆不道,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最后酿成了轰动全国的“一师风潮”。在这次事件里面,我们的望道先生可以说是一个导火索一样的人物,最后由于新旧势力的悬殊,他无法留任而离开了学校。我们看到望道先生和他学生们的勇敢和担当,他们意识的超前。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上,他们不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1919年的6月份,上海的一家杂志也想把《共产党宣言》宣言翻译到中国来,并在杂志上进行连载。当时由时任主编进行翻译,但到了后期他感到力不从心,后来通过友人介绍找到了望道先生,好友对他说:这件事情非陈望道莫属。因为当时翻译《共产党宣言》这本书是非常难的一件事。翻译者必须既了解马克思主义又了解共产主义,同时又要具备很好的外语水平,最重要的是得有本国修辞学方面的素养。当时全国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可谓寥寥无几。望道先生在经历了一师风潮的洗礼后,也认识到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更高的判别准绳,于是他接受了译书的重任,回到故乡,开始废寝忘食地翻译。望道先生在柴房进行翻译,两条长凳架起一块木板,白天在那里翻译,晚上他累了困了就把被子一铺,睡在上面。为了节省时间,望道先生的一日三餐都是由母亲为他端来。除了吃饭时候的短暂停歇,其他时候他几乎是一刻不停地进行翻译。望道先生说翻译《共产党宣言》比他平时译书要多付出五倍的功夫,因为《共产党宣言》的翻译难度就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不是一般人能够完成的。此时的望道先生已经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了终生信仰。
听完讲解员对望道先生的介绍,在场的党员同志们都很受触动,很多人热泪盈眶,感动不已,对望道先生的敬佩景仰之情更加深刻,更能体会到革命前辈的艰辛不易,更能够体会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望道先生他的专注,他的坚持,他的崇高无不感动着、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党员同志。作为党员,我们要铭记先辈的事迹,加强学习,不忘初心,坚守初心,传承使命,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终生信仰,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